联系地址: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小白乡白燕村
邮箱:
联系电话:0354-5988888
联系人:王女士
五、民俗文化故事
在太谷,圐圙与小孩的成长紧密相连,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寓意。
太谷的小孩从出生起就与圐圙结下缘分。新生儿做满月时,姥姥要送“圐圙”,这圐圙是用白面发面蒸成,上边点缀有红枣等,形状为圆圈状,相当于用面做的长命锁 。在孩子十二岁时,还要举行“开锁”仪式。届时,姥姥家会送来圐圙,套在孩子脖子上,让孩子咬一口,表达“开锁”之意,然后取下分而食之并赠送亲友,庆祝孩子长大成人 。
在仪式过程中,人们会念叨着“圐圙圐圙大小,保佑我儿大了”,意思是祝愿孩子平安长大。这些习俗和与之相关的故事,体现了太谷人民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望,也承载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家族情感。
六、现代产业: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发展
种植技术革新
1、历史农业
太谷壶瓶枣的种植历史悠久,在从人力到畜力的发展过程中,有着许多故事。
太谷壶瓶枣的栽培可追溯至春秋时期。在早期,壶瓶枣的种植完全依靠人力。那时,农民们用简单的农具如锄头、镰刀等进行枣树的种植和管理。他们靠人力开垦土地,一锄头一锄头地翻松土壤,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枣树苗栽种下去。在枣树生长过程中,也是靠人力进行浇水、施肥、除草和修剪枝条等工作。到了收获季节,农民们更是要一颗颗地将枣从树上采摘下来,劳动强度非常大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逐渐发现畜力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。于是,牛、驴等牲畜开始被引入到壶瓶枣的种植中。在耕地方面,牛拉着犁可以更轻松地翻耕大片土地,比起人力翻地要快得多且省力。驴则可以用来拉车,在收获季节,农民们将采摘下来的壶瓶枣装到车上,用驴拉着运往家中或集市进行售卖。畜力的使用,让壶瓶枣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,产量也有所提高,农民们的劳动负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。